PG电子
PG电子技巧美国政府关门风险上升 建投宏观·周君芝团队
重要提示: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参考。因本订阅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中信建投客户中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国内金融三部门一把手集体召开新闻发布会,更多着墨在中长期金融关注点,短期内货币政策没有变化。
往后看,国内基本面偏平稳条件下,逆周期政策扩张的概率下降,市场近期关注十五五规划蕴含的中国未来方向及投资机会。
海外美联储降息落地支撑经济增长,市场越来越关注不久的将来经济复苏的可能性。
短期内,下周国庆假期休市,仅有两个交易日。关注海外地缘政治和美国政府关门风险变化。
下周关注:①美国政府关门风险。②美国9月劳动力市场数据。③日本自民党进行党内领导层选举。④美国新一轮232关税生效。
本周A股市场反复震荡,创业板和科创50延续强势;港股经过两周连续大涨,本周港股调整,恒生指数下跌1.57%。
海外方面,美国开启232关税调查,通胀整体符合预期,美股高位震荡,标普500指数本周跌0.31%。本周美国经济数据好于预期,美债收益率和美元反弹。地缘升温和供给因素再度对海外大宗商品形成支撑,黄金、原油、铜共振上行,国内黑色表现相对疲弱。
本周市场反复震荡,创业板和科创50延续强势,分别收涨1.96%和6.47%。板块表现上,多数行业收跌,电子、有色金属、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板块领涨,消费者服务、商贸零售、轻工制造板块领跌。
本周港股回调。港股经过两周连续大涨,上涨动能转弱,叠加特朗普加征关税利空,港股震荡调整。本周黄金、铜大涨,带动相关权益表现。地产行业政策落空,跌幅较大。
A股。近期市场进入“焦灼期”,9月至今沪指围绕3800点反复震荡。随着国庆假期的临近,下周仅有两个交易日,市场或延续震荡。为避免假期意外风险事件影响,建议保持适中仓位过节,具体变化需紧密跟踪成交量走势。
港股。短期维度,关注美联储官员表态,国庆长假临近,或有资金参与节日期间博弈。中长期维度,今年港股流动性充裕,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后续还有望受益于美联储降息,具有强产业逻辑板块值得持续关注。
本周债市回顾。本周债市总体回调,各期限利率上行。周初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债市情绪一度提振,10Y国债利率下探1.79%,但由于资金面偏紧,债市利率上行。下半周央行大额净投放呵护下,债市修复部分上行幅度。
债市展望。目前债市情绪较弱,对利空敏感,对利多钝化。政策预期扰动下,投资者情绪偏谨慎,近期宜多观望,等待情绪稳定后的机会。
本周美股回顾。本周美股高位震荡。周初美股因为科技巨头投资利好而大涨,此后科技股有所获利调整。美国连续发起2天232调查,抑制美股进一步上行。然而,周五的PCE数据显示美国通胀符合预期,奠定降息的潜在操作空间,美股三大股指小幅反弹。
美股展望。中期美股看涨,短期警惕关税或有冲击带来的波动。8月PCE物价数据使得后续降息的掣肘减小,因此,中期看流动性宽松对于美股上涨的支撑。然而,特朗普又开始对于机器人、药品、家具等宣布232关税调查,后续是否再迎来关税冲击值得关注,不过经过前期的关税交易定价,美国关税行为模式已经得到充分预期,后续关税引发美股大跌的概率偏低。
本周2年期、10年期、30年期美债收益率分别上行7bp、5bp和1bp至3.64%、4.18%和4.75%,收益率曲线小幅走平。
本周美债利率小幅上行,美联储支持劳动力市场的立场提振了经济增长的预期,本周整体经济数据好于预期。
本周日债收益率大致走平,短端和中端利率小幅上升,长端利率略有回落。英债和德债收益率小幅抬升。
全周收高至98.2。欧元兑美元下跌0.39%至1.17,日元兑美元贬值至149.5,市场关注10月4日日本执政党自民党进行党内领导层选举。
下周重点关注美国政府关门风险和9月劳动力市场数据。与此同时,赔率市场显示美国政府年内关门的风险上升至70%以上,美国政府关门可能将推迟劳工部发布9月就业和通胀数据,加剧了短期利率走势的不确定性。此外,特朗普威胁若政府关门将解雇部分官员,增加了短期就业市场的风险。
长期来看,市场越来越关注不久的将来经济复苏的可能性。我们倾向于认为,降息将能够对经济增长产生一些提振作用,同时我们预计关税对经济的拖累影响将在未来一年内逐渐减弱,3%-3.25%可能是这一轮降息终点,与市场定价大致相当,因而我们认为美债利率从目前水平进一步下行的空间有限。
地缘升温和供给因素再度对海外大宗商品形成支撑,黄金、原油、铜共振上行;国内黑色表现相对疲弱。
其一,中东与俄罗斯局势持续紧张,引发市场对能源产区风险的担忧,黄金和原油同步上行。
其二,美国矿业巨头旗下印尼Grasberg铜矿因泥石流事故停产,导致2025年四季度及2026年全年铜销量预期下调。铜价阶段性获得额外上行的动力。
其三,国内反内卷短期缺乏明确的政策驱动,螺纹表观需求整体仍显疲弱,进一步限制价格上行的空间。
市场情绪在避险需求和投机资金流入的双重作用下趋于积极,短期需关注美联储10月降息预期及地缘局势变化。
中期来看,OPEC+的增产政策和全球原油需求季节性回落或限制油价涨幅。
据人民财讯报道,目前有多个新一线城市,包括合肥、重庆、成都、南京、珠海、佛山等,正研究房地产市场最新政策举措,将陆续出台以进一步激发改善性住房需求。
据证券时报,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初步规模5000亿元,支持项目涵盖八大领域,部分资金只分配给民营企业。多地已进入申报阶段,近期有望官宣落地。
四季度,我国经济一是面临出口、消费等需求前置,动能有所放缓;二是去年同期经济增长基数较高,因此今年四季度同比数据下行压力较大,需要政策托底。短期政策抓手仍是地产政策继续放松,加快既定的5000亿工具落地。进入10月后即将召开四中全会,我们预计与此前的五年规划建议相比,民生与内需的地位将大幅上升。
本周市场反复震荡,创业板和科创50延续强势,分别收涨1.96%和6.47%。
周一A股缩量震荡,沪指涨0.22%,创业板指涨0.55%。盘后金融三部门一把手集体再度召开发布会,但此次发布会主要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不涉及短期政策的调整”。
周二市场低开后翻红,沪指跌0.18%,创业板盘中跌超2%后尾盘翻红,涨0.21%。社会服务、商贸零售、计算机板块领跌。
周三市场震荡反弹,沪指涨0.83%,创业板指、科创50齐创阶段新高,分别涨2.28%和3.49%。电力设备、电子、传媒板块领涨。
周四市场走势分化,沪指微跌0.01%,创业板延续强势,上涨1.58%。传媒、通信、有色金属板块领涨。
周五市场震荡走低,沪指跌0.65%,创业板跌超2%,失守3200点,科技股全线回调。计算机、电子、传媒板块领跌。
本周沪指上涨0.21%,创业板指涨1.96%,科创50涨6.47%,沪深300涨1.07%,中证1000跌0.55%,中证2000跌1.79%。市场日均成交额为2.3万亿,较上周有所减少。
本周多数行业收跌,电子、有色金属、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板块领涨,消费者服务、商贸零售、轻工制造板块领跌。
除周五下跌外,本周前四个交易日科技股延续强势。全周电子板块上涨3.67%。阿里巴巴近期密集公布AI重大进展。在2025云栖大会上,阿里宣布与英伟达达成Physical AI(物理AI) 合作。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PAI将集成英伟达全套软件栈,为企业提供从数据预处理、仿真生成到模型训练、机器人强化学习及测试的全链路服务,以缩短具身智能、自动驾驶等应用的开发周期。同时,阿里发布通义大模型系列七大新品,旗舰模型Qwen3-Max成为其迄今规模最大、性能最强的模型。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表示,公司正积极推进3800亿元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预期未来持续追加投入。
本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板块上涨3.21%。龙头宁德时代AH股齐创历史新高,总市值超越茅台。政策面上,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将固态电池关键装备列为重点研制方向。同时今年以来海外需求爆发式增长,国内储能电芯企业订单量暴增。
下跌1.57%,收于26128.20点。恒生科技跌1.58%,收于6195.11点。本周港股调整,涨势暂歇。
周一:中美元首通话,港股表现平淡,恒生指数当日跌0.76%,恒生科技跌0.58%。黄金大涨,再创历史新高,原材料业领涨,能源业领跌。
周二:经过前期连续上涨,港股上涨动能转弱,恒生科技和恒生指数大跌,恒生科技跌超1%。红利板块表现较好,必需消费、医疗保健业领跌。
周三:阿里巴巴云栖大会召开,提振市场情绪,港股全线%,资讯科技业领涨,阿里巴巴飙升超8%。
周五:特朗普称将对进口建材、家具及药品实施高额关税。港股大跌,恒生科技单日跌近3%,恒生指数跌1.35%,资讯科技业跌超4%,医疗保健业跌超2%。
细分行业来看,本周原材料业表现较强,变动+2.53%;地产建筑业、必需性消费业较弱,分别跌3.31%、3.25%。
本周黄金、铜大涨,带动相关权益表现。本周受新品发布提振,汽车股表现较好,非必需消费走强。地产行业政策落空,跌幅较大。
周初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债市情绪一度提振,10Y国债利率下探1.79%,但由于资金面偏紧,债市利率上行。下半周央行大额净投放呵护下,债市修复部分上行幅度。本周2Y国债利率上行2.5BP至1.51%,10Y国债利率上行0.4BP至1.80%,30Y国债利率上行3.1BP至2.12%。
周一债市整体震荡偏暖,多数期限利率小幅下行。早间9月LPR维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央行开展14天期逆回购操作以稳定流动性,叠加市场对下午国新办发布会存在政策宽松预期,债市利率开盘后小幅走低,随后窄幅震荡。盘后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及证监会联合发布会未释放短期政策调整信号,整体内容未超预期,债市反应平淡,全天呈现先上后下走势。
周二债市情绪转弱,主要利率上行。央行当日未开展14天期逆回购操作,叠加基金赎回新规扰动,早盘债市走弱。尽管盘中权益市场走弱一度带动债市小幅下行,但幅度有限。
周三债市延续调整态势,中长期品种明显偏弱。央行继续暂停14天期逆回购,资金面在跨季因素影响下边际收敛,早盘债市弱势震荡。午后权益市场拉升进一步压制债市情绪,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升破1.81%,3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2.11%上方。尾盘央行公告将于次日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规模超预期,市场情绪有所回暖,现券收益率小幅下行。
周四债市利率先上后下,各期限利率走势分化。早盘空头情绪延续,长端收益率上行至近期新高,10年期国债上行突破1.83%,30年期国债升至2.14%。午后债市超跌反弹,长端率先回补早盘上行幅度进一步走强。
周五债市温和修复,各期限利率小幅下行。央行重启14天期逆回购投放流动性,提振市场情绪,债市利率普遍下行。午后股市走弱对债市形成一定支撑,现券多数维持低位震荡。中短端品种在资金面转松的支撑下表现优于长端,收益率曲线小幅陡峭化。
纳斯达克指数本周-0.65%,报22484.07点,道琼斯工业指数本周-0.15%,报46247.29点,标普500指数本周-0.31%,报6643.7点。标普500分板块来看,能源、公用事业涨幅居前,能源本周+4.67%,公用事业本周+2.83%;材料、通讯服务涨幅居后,材料本周-2.02%,通讯服务本周-2.74%。
周一:科技股助力,纳斯达克指数与标普500指数创下新高。英伟达宣布向Open AI投资最多1000亿美元,以用于数据中心及基础设施建设。
周二:鲍威尔对于通胀保持谨慎,美国三大股指小幅调整。鲍威尔重申警惕通胀风险,并未进一步明确10月降息信号。
周三:美国发起针对机器人等的232调查,标普500指数小幅下跌。周三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官网上发布了两则联邦公报,显示美国已经于9月2日开始对进口机器人、工业机械和医疗设备启动232调查。
周四:美国发起针对建材家具药品232调查,美股继续下跌调整。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从10月1日开始将对药品、家具等征收高额关税。
周五:美国通胀符合预期,美股三大股指小幅反弹。8月PCE数据全面符合预期显示美国通胀并未超预期走高,为后续降息奠定操作空间。
本周美股高位震荡。周初美股因为科技巨头投资利好而大涨,此后科技股有所获利调整。美国连续发起2天232调查,抑制美股进一步上行。然而,周五的PCE数据显示美国通胀符合预期,奠定降息的潜在操作空间,美股三大股指小幅反弹。
本周2年期、10年期、30年期美债收益率分别上行7bp、5bp和1bp至3.64%、4.18%和4.75%,收益率曲线小幅走平。
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开启“风险管理式”降息,美联储支持劳动力市场的立场提振了经济增长的预期。本周整体经济数据好于预期,二季度GDP上修,首次申请失业金人数回落,美债收益率和美元反弹。
本周日债收益率大致走平,短端和中端利率小幅上升,长端利率略有回落。英债和德债收益率小幅抬升。
市场预计9月非农新增就业3.9万人,失业率持平4.3%。与此同时,赔率市场显示美国政府年内关门的风险上升至70%以上,美国政府关门可能将推迟劳工部发布9月就业和通胀数据,加剧了短期利率走势的不确定性。此外,特朗普威胁若政府关门将解雇部分官员,增加了短期就业市场的风险。
市场对10月降息预期的定价仍在90%左右,美债利率从当前幅度进一步打开下行空间,需要看到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大幅走弱,从而推动政策利率降低到“适度宽松的区间”。
我们倾向于认为,降息将能够对经济增长产生一些提振作用,同时我们预计关税对经济的拖累影响将在未来一年内逐渐减弱,3%-3.25%可能是这一轮降息终点,与市场定价大致相当,因而我们认为美债利率从目前水平下行的空间有限。
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在7.11上方波动,美元兑人民币在岸即期汇率周五收盘价为7.13,均值较上周上行89个点至7.12,美元兑人民币离岸即期汇率周五收盘价为7.14,均值较上周上行200个点至7.13。
美元指数全周收高至98.2,欧元兑美元下跌0.39%至1.17,日元兑美元贬值至149.5,市场关注10月4日日本执政党自民党进行党内领导层选举。
美元指数对于美联储年内降息的定价同样已经相对充分,我们认为年内美元指数仍将维持震荡,近期主线将围绕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德国财政落地和日本新首相选举。
本周黄金价格震荡上行,主要受到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以及投机资金流入共同推动。
其二,降息预期明确后,黄金ETF资金流入量显著增加,9月26日SPDR黄金ETF持有量回升至1005.72吨,显示机构投资者对黄金的配置意愿增强。
本周铜市场整体呈现震荡偏强的走势,伦铜突破10000美元/吨,创2024年5月底以来新高。
矿端扰动加剧对铜价形成强支撑。美国矿业巨头旗下印尼Grasberg铜矿因泥石流事故停产,导致2025年四季度及2026年全年铜销量预期下调。初步评估显示,2026年铜产量将减少35%,折损产量约为26万吨,2025年产量影响也可能在15万吨左右。
本周原油市场呈现震荡偏强走势,国际油价在地缘政治风险和需求预期改善的双重推动下实现显著反弹。
其一,地缘政治风险上升支撑原油风险溢价。首先,俄罗斯燃料出口面临受限,由于乌克兰持续对俄罗斯能源基础设施发动袭击,俄罗斯被迫削减部分燃料出口,甚至实施柴油出口禁令,导致市场对供应的担忧加剧;再者,美国对俄罗斯盟友施压,美国总统特朗普敦促土耳其、匈牙利等北约国家减少对俄罗斯石油的依赖,进一步推升地缘政治风险溢价;此外,中东地区持续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尤其是伊朗与欧洲三国在联合国制裁前的博弈,也对油价形成支撑。
其二,美国经济数据仍显韧性也对油价形成一定底部支撑。美国二季度GDP年化增长率上修至3.8%,支撑能源需求预期。
本周WTI原油收报65.72美元/桶,累计上涨5.3%; 布伦特原油收于70.13美元/桶,累计上涨5.2%。
尽管市场对后续反内卷政策仍抱有期待,但短期内缺乏明确的政策驱动,价格上行动力不足。
基本面方面,螺纹钢供需边际改善,产量回升,库存下降,表观需求增加,但整体需求仍显疲软。本周螺纹钢表观需求为220.44万吨,环比增加10.41万吨,同比减少35.02万吨。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共有18268亿元7天逆回购与3000亿元MLF到期,累计开展了15674亿元7天逆回购、9000亿元14个月买断式逆回购与6000亿元MLF操作,央行本周全口径净投放9406亿元。本周DR007在1.47-1.60%之间运作,周均值较上周上行1.92BP至1.54%。
股市交易活跃度下降,本周平均日成交额为22,950.61亿元,低于上周24,948.34亿元的日均成交额,处于历史高位水平。
本周新发基金金额(股票+混合型)为185.6亿元,相较上周的146.8亿元上升。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10月1日起,美国将对进口的所有品牌或专利药品征收100%关税;对所有厨房橱柜、浴室柜及相关产品征收50%关税、软体家具征收30%关税;对在美国境外生产的重型卡车征收25%关税。
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发布联邦公报显示,美国已于9月2日启动了对进口机器人和工业机械以及进口医疗设备等的232调查。
华尔街见闻报道,美国8月消费支出连续三个月强劲增长,经通胀调整后增长0.4%,超出预期的0.2%,显示出消费者的韧性。与此同时,美联储青睐的核心PCE物价指数(剔除食品和能源)环比上涨0.2%,但同比涨幅仍维持在2.9%的高位,远超美联储2%的目标。
据人民财讯报道,目前有多个新一线城市,包括合肥、重庆、成都、南京、珠海、佛山等,正研究房地产市场最新政策举措,进一步激发改善性住房需求,针对性加大购房支持,相关举措后续将陆续出台。
据证券时报,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初步规模5000亿元,支持项目涵盖八大领域,部分资金只分配给民营企业。随着各地在前期准备工作中的不断“剧透”,正在加快设立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政策细节愈发清晰。目前,多地披露已进入项目申报阶段,资金需求主题明确,该工具的官宣落地已渐行渐近。
(1)出行景气度下降:本周10城日均地铁客运量5646.5万人次,略低于去年同期。
(2)汽车销售周度环比上行,且高于去年同期。上周(9月21日当周)乘联会汽车当周日均销量为65464辆,相较去年有所回升。
9月第三周(9月14日-9月21日)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666.4万标箱,同比+12.95%。港口货物吞吐量2.65亿吨,同比+18.76%。美国洛杉矶港进口吞吐量同环比均向上。
反映执行运价的中国出口集装箱(CCFI)美西航线点,与上一期略有提升。反映即期运价的上海出口集装箱(SCFI)美西航线美元/四十英尺标准箱,较上周环比下滑30.97%。
最新数据显示9月前20日韩国出口继续强劲,9月前20日出口增速达13.5%,上月同期为7.5%;韩国9月前20日半导体出口仍强劲,半导体出口同比增长26.98%(上月同期为29.54%),汽车及零部件同比增长12.85%(上月同期为+13.94%)。
越南最新披露9月上半个月进口数据进一步走强。越南9月上半个月进口同比增长36.4%,较上月(+26.86%)提升。细分行业中,越南对纺服原材料(包括棉花、纱线、织物和鞋类原料)进口再度上升,同比+11.93%。电子产品(电子零件、电脑备件、手机及零部件)进口同比增长47.58%,保持双位数较高增长。
中国通胀和经济增长修复的速度和力度弱于预期,反内卷对通胀的推升效果弱于预期,导致通胀持续低迷甚至进一步通缩。
地产行业能否继续改善仍存不确定性。本轮地产下行周期已经持续较长时间,当前出现短暂回暖趋势,但多类指标仍是负增长,未来能否保持回暖态势,仍需观察。
全球经济增长复苏的动能弱于预期,若美国劳动力市场持续低迷,引发失业上升和消费下降的负反馈循环,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的外溢影响。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美国政府关门风险上升——全球大类资产周观点(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