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
PG电子技巧招生季与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金融学院”零距离!
金融学院于2014年11月成立,现有金融服务管理、国际金融、金融科技应用三个专业,且与金陵科技学院合办金融服务与管理(3+2)本科专业。目前,金融类专业数量及在校学生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
金融学院现有在校生近1500余人。专任教师29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9人,博士12(含1名博士在读)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6人;具有双师资格的教师占90%以上。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学、实践经验丰富,同时常年聘请企业业务骨干担任兼职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学院商业银行实训室、证券投资实训室和国际金融实训室,安排各专业实践性要求较高的课程在实验室授课。围绕岗位工作过程进行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构建了“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将银行、证券、期货、保险等从业资格考试课程纳入各专业课程体系中,学生毕业时既能取得毕业证书,又可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基础。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院有计划地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有的专业部分学生还实行暑假带薪实习制度。金融学院与合作企业建立了共同培养人才机制,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学生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业、创新精神。
学院教学设施先进、实训室等设备齐全。面向商业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利用学院智慧银行实训室、证券投资实训室、保险创客实训室和国际金融实训室等,对学生实习就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实际操作进行实景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提高办学质量,金融学院广泛拓宽与企业合作渠道,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行、新纪元期货有限公司、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东莞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民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百瑞赢证券咨询有限公司等十几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
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金融管理基本知识、金融实务操作技能,主要面向商业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第一线,从事金融管理与实务工作,实践能力强并具有高尚职业道德、较高人文素养、通晓国际标准和高超技术技能的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及优势:金融管理专业创办于2007年,至今已连续10年招生。本专业自创办以来,十分注重专业特色。在课程设置上,注重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结合,将银行从业资格考试、保险从业资格考试科目纳入课程体系,学生毕业后可以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在教学中突出专业特色,银行临柜业务、国际结算、外汇交易、证券投资等课程在实验室采取仿真或运用实时行情进行教学,做到教学做一体化。注重实践性教学和顶岗实习,经常聘请金融行业专家给学生授课。重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每学期都安排学生在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相关岗位实习。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要求专业任课教师具有双师素质,具有实践教学能力。
专业主干课程:经济学、管理学、金融概论、税收学、会计基础、财务管理、经济应用统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商业银行柜台业务、证券投资、国际金融、国际结算、风险管理、保险实务、外汇交易、个人理财、商业银行会计、金融英语、金融营销、金融法、互联网金融等课程。
2.各类非银行类金融机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期货经纪公司及其他各类金融企业的相关岗位。
许善明,金融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读博士),2013年美国加州大学访问学者,2017年澳洲北悉尼大学访问学者。研究专长:证券投资、国际贸易、产业经济。曾主持、参与过《高技术风险投资的功能定位与创新机制研究》、《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研究》、《江苏动漫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基于政府规制下的外资并购研究》等省市级课题。曾获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指导学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省赛一等奖3项。
靳海防,男,2018届金融管理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先后获得校级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员”、“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毕业后创办了南京宁讯软件有限公司、有众科技等多家企业,其核心技术“区块链鸿芯架构”代表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参加哈佛中国创业者论坛大赛,创业项目评为“苏宁青创优秀项目”。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人文与科学素养、诚信品质、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备经济、金融基础知识,系统掌握金融科技专业知识及技能,具有金融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金融产品设计与运营等能力,能够从事金融科技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及优势:专业课程体系合理,教师队伍数量充足,教学与学术水平较高。已与中国人寿南京分公司理财中心、江苏瑞银科技有限公司、知链科技有限公司等金融科技服务机构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具备部署案例实训数据等辅助教学资源的条件。已建成银行、证券、保险、数字金融4个实训室,拥有实训机位数超400台,购买实训软件约200万元。
专业主干课程:数字金融应用、自动化数据处理技术、Python语言、区块链技术及应用、互联网金融产品设计与规划实践等。
就业岗位及方向:在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政府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投资分析、风险控制、金融产品开发、客户管理和营销顾问等工作。
男,教授,南京大学法学博士,南京大学法学博士后,南京大学商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江苏亿诚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在线课程《金融法》负责人,主编《经济法》、《商事法律运用》,专著《保险资金运用的法律规制》获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主持及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多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十余篇。
龙天帮,男,党员,2019届投资与理财专业(原专业名称)毕业生,在校期间,担任班长,院宣传部长,2019年进入盐城工学院进行本科学习,2021年就读南通大学研究生。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国际金融实务操作技能,具有较高的英语沟通能力,面向金融领域第一线,实践能力强、并具有高尚职业道德、较高人文素养、通晓国际标准和高超技术技能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及优势:国际金融专业创办于2002年,是我院金融类专业开办最早的专业。本专业在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在课程设置上,注重银行从业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结合,将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科目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在教学方面,突出专业特色,有些专业课程如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结算采用双语教学,为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专业课开设金融英语、银行临柜英语口语课程,提高学生涉外金融业务沟通能力。本专业还十分注重实践性教学和顶岗实习,通过国际结算、外汇交易、商业银行临柜业务、证券投资等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做到教学做一体化。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要求专业任课教师具有双师素质,具有双语授课能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专业主干课程:经济学、管理学、金融概论、税收学、会计基础、财务管理、经济应用统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双语)、外汇交易实务、商业银行柜台业务操作、国际结算(双语)、银行临柜英语口语、金融英语、个人理财、证券投资学、期货基础知识、保险实务、金融营销、金融法及互联网金融等。
1.各类商业银行国际结算部及柜台综合业务岗位。主要在各类商业银行中从事个人及公司的国际结算业务、柜台业务操作、金融产品营销、投资咨询等工作。
2.各类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相关业务岗位。在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期货经纪公司及其他各类金融企业的相关业务。
许莉,金融学院金融科技应用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韩国庆熙大学硕士,南航博士。研究专长:国际投资、碳排放、新能源。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曾主持省级课题2项,市厅级课题7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SSCI检索论文7篇。曾获得2023江苏省社科联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一等奖,2023“领航杯”江苏省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暨人工智能比赛一等奖。
葛方银,女,2018届国际金融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多次获得校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2018年进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金融工程专业学习,现就职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